戴盟机器人亮相WAIC 2025!携手华为云引领具身智能新生态 - 展会动态 - 产业资讯 -机器人展会动态 -新战略移动机器人网-工业、服务、移动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展会动态 >>正文
分享34K

戴盟机器人亮相WAIC 2025!携手华为云引领具身智能新生态

发布时间: 2025-08-01 05:08:19 来源:

核心提示:

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称 WAIC 2025)在上海隆重举行。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盛会,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专家学者及行业先锋共同参与。戴盟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技术的领先企业,携多项技术成果与创新亮相,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戴盟机器人作为华为生态展台唯一参展的机器人企业,不仅展示了基于华为云平台的技术实践,还携手华为、中国移动等多方生态伙伴,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产品化、产业化与规模化进程。


01戴盟亮相华为展台,展示基于华为云平台的技术实践

在 WAIC 2025 期间,戴盟机器人精彩亮相华为展台,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体验。展台上,Sparky 1 瞬时响应与无时延表现惊艳全场,展台人流如潮,成为大会期间的热门打卡点。同时,戴盟还展示了基于华为云平台的技术实践。

作为全球首款VTLA(视觉-触觉-语言-动作)具身操作大模型,Daimon One创新性地引入触觉感知(Tactile),突破传统VLA模型局限,通过融合视觉、触觉与语言多模态输入,直接预测动作输出,实现从感知到控制的端到端闭环。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推理与泛化能力,更赋予其接近人类水平的灵巧操作智能。

为加速产业落地,戴盟加入了华为云初创生态并获得了创新云平台的支持。戴盟基于华为云平台部署服务器试点,用于VTLA(视觉-触觉-语言-动作)大规模及高质量数据的采集与管理;部署虚拟仿真环境,为后续强化学习模型的训练提供支持。

02正式携手中国移动,赋能具身智能产品化、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作为WAIC 2025的另一大亮点,戴盟正式加入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合作计划。本次合作计划由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牵头,联合宇树、智元、银河通用等核心生态伙伴共同发起,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产品化、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在以具身机器人为代表的硅基个体日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触觉感知技术对于机器人从“能动”迈向“能用、可用、好用”至关重要。作为以触觉感知与灵巧操作为核心技术的具身智能企业,戴盟将作为视触觉传感技术的代表,参与到具身智能技术的下一轮突破中,为具身智能产业注入更多活力。


03多款量产产品亮相,展现戴盟技术实力与商业化成果

戴盟机器人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多款核心产品,包括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高频率视触觉传感器DM-Tac W、多维触觉感知五指灵巧手DM-Hand1、“以人为中心的”穿戴式遥操作数据采集系统DM-EXton系列新品及心灵手巧型人形机器人Sparky1集体登场,每一款产品都突显了戴盟在具身智能领域领先的技术实力及商业化水平,现场甚至吸引众多同行、友商前来交流。




作为全球领先的视触觉传感器,DM-Tac W 可以称之为视触觉感知与可靠性能的行业标杆。DM-Tac W 通过对物体表面接触的精细感知,捕捉微小的触觉变化,展现出高灵敏的触觉感知能力,这一技术突破为高精度操作场景提供了全新可能。这一成果不仅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还受到央视新闻报道。

04戴盟正在引领国产视触觉技术产业化突破

戴盟机器人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专注于高分辨率多模态触觉感知、灵巧手软硬件及“以人为中心”的遥操作数据系统研发。公司由国际机器人领域先行者王煜教授领衔,核心团队在视触觉感知、类人操作与泛化等前沿领域深耕多年。戴盟独创全球领先的单色光图案追踪视触觉传感器技术,突破了传感器厚度、算力和耐用性等难题,推动“全球最薄”视触觉传感器产业化,并率先实现国内视触觉产品商业化。

戴盟以“让机器人成为人类守护神”为使命,持续推动具身智能落地,助力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多场景创新升级,成为WAIC 2025唯一登场华为展台的机器人企业,彰显中国“智造”力量。



翻译

搜索

复制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