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近十起,国外企业入局移动机器人为何偏爱“收购” - 产业资讯 -移动机器人 -新战略机器人网-工业、服务、AGV机器人产业资讯传播者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资讯 >>正文
分享34K

一年近十起,国外企业入局移动机器人为何偏爱“收购”

发布时间: 2021-12-27 09:12:23 来源: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

核心提示: 国外移动机器人行业今年掀起一阵“收购”浪潮,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如ABB、斑马技术、永恒力等。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移动机器人(AGV/AMR)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企业数量都已是今非昔比。

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为41000台,市场规模达76.8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营收超亿元的企业有24家。

在整个移动机器人行业向好的同时,国外市场也同样热火朝天。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不完全统计,为了更好地布局移动机器人市场,国外移动机器人行业今年掀起一阵“收购”浪潮,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如ABB、斑马技术和永恒力等等。


虽然都是为了更好地布局市场,但国外企业入局移动机器人行业的方式却与国内企业大相径庭,国内一般是合作或者加码投资,而国外却是收并购,那么,这究竟是何故?这里,笔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了一些观点梳理,以飨读者。

一、你情我愿,相互依靠

当前,行业瞬息万变。一些企业在成立时或许有竞争优势,但由于各种原因,竞争力在逐渐消失。而当自己企业竞争力减弱时,就必须依靠外来的投资才能保持企业竞争力,在不想被优胜劣汰的经济大气候淘汰的话就只有靠相互收购来使自身保持盈利,这是一种依靠股份制来谋求企业发展的方式。

以AutoStore为例,AutoStore成立于1996年,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它的仓储物流系统。根据相关报道,得益于AutoStore仓储物流系统的先进性,AutoStore部署2万台机器人在全球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并实现仓库自动化。


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AutoStore在市场经营上开始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在当前新技术、新企业的冲击下,AutoStore仓储物流系统的核心竞争优势正在下降。

除核心竞争力逐渐下降外,AutoStore还面临其它问题。2021年,AutoStore爆出与英国最大的线上超市Ocado展开法律诉讼,AutoStore声称Ocado抄袭其部分机器人设计。但Ocado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在多个国家进行了反诉。

另外,AutoStore也在2020年出现了经营亏损现象,亏损2110万美元,同时2021年上半年AutoStore的情况也不容客观,营收1.5亿美元,净亏损5650万美元。

种种迹象表明,AutoStore的竞争力正在减弱,当AutoStore接受了软银28亿美元的注资后,则更加说明了这个事实。因为,AutoStore需要维持发展,而软银也想在机器人赛道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可以说两者不谋而合。

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一家企业很小,或许只有几个人,但它们在自己的专精领域的深度,可能比大企业在这个专门分支上投入的力量和资源都多,大企业一般是打群架的,但最能打的未必在那,小企业是擅长单挑的,打群架不行,单挑的本事还是不错的。

这里如亚马逊收购Kiva Systems。2012年,亚马逊以7.75亿美元的大手笔收购了Kiva System,并将其整编为旗下机器人部门Amazon Robotics。而在之后的两到三年里,亚马逊开始在各个仓库大规模部署Kiva。

作为全球零售商企业代表,亚马逊在物流方面无疑是有研究的,但方向却是十分宽泛,涉及整个环节。比如,亚马逊的物流模式有FBA、第三方海外仓、自发货三种,这三种模式皆涉及了仓储、分拣、打包、发货、配送等环节。

Kiva Systems虽然整体实力不如亚马逊,但在仓储物流这一环节,绝对是“扛把子”的存在,而亚马逊看中的正是Kiva Systems在仓储方面的潜力,所以才斥巨资将Kiva Systems收购,补齐自己的技术短板。

根据2013年一份报告显示,亚马逊在当时普通订单的交付成本约为3.50至3.75美元,但使用Kiva机器人后,这一成本明显下降,降幅在20%至40%之间,预估每年在仓库分拣环节中,机器人能为亚马逊节省9亿美元左右。


三、更优的成本

众所周知,收购的最终目的一定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业务。那么,以何种方式进行拓展?这才是关键!如果这时,有一条更简便、更经济、更划算的方式摆在面前的话,我相信所有的企业都是蜂拥而至的!

恰巧,移动机器人行业就具有这种特点。首先,移动机器人行业虽然近几年发展势头猛,但从市场体量来看,还是个小行业。小行业就有一特点,如果前期投入过大,就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如果投入过少,又有可能打磨不好产品或技术。

这时,如果通过收购的方式来入局的话,那么势必会省下一大笔经费,甚至会形成技术上的互补。比如,永恒力收购Arculus技术公司。

众所周知,永恒力虽是一家传统叉车企业,但在业务上,却是“雄心勃勃”。其针对制造业自动化升级趋势,推出了现代的、全面的AGV产品系列。根据资料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永恒力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30.2亿欧元。

然而,尽管如此,永恒力依然面临着全球供应链紧张的压力,寻求新的增长曲线成了永恒力应对大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永恒力瞄准了Arculus。

Arculus专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模块化生产平台和软件解决方案。其凭借在Munich, Ingolstadt, Stuttgart以及Dresden的工厂拥有经验丰富的硬件和软件专家团队,许多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和来自其它行业的工业客户都是Arculus重要客户。而通过收购此次收购,永恒力将正在快速增长的自主移动机器人领域中高度创新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添加至现有的自动化系统产品组合中。

在当前的环境下,许多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契机,永恒力自然也不例外。但作为一家传统企业,入局到自主移动机器人(AMR),那该花的一点都省不了,因此,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收购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事实也证实收购的可行性。

永恒力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拉尔斯·布尔佐斯卡博士表示:“通过收购Arculus,我们得以全面扩展 Jungheinrich 在自动化行动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要的应用领域——比如人与人的订单挑选——将持续强劲增长,尤其是因为电子商务的数量不断增加。通过 Arculus 团队,我们可以实现强大的增长协同效应,并解锁自动化仓库物流中未来的重要行动领域。我们共同开启了未来仓库历史的新篇章”。

结语:除以上的原因外,文化差异与营商环境也是国外企业更加热衷于收购的重要原因。因为在国内,人们对于产品的归属性更强,认为真正能掌握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所以倾向自己找人干;而在国外,则没有这样的考虑,一切都可以“买、买、买”。另外,国外的法律体系健全,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十分到位,一旦发生产品侵权事件则要付出极高的代价。因而,当研发成本过高时,又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下,某家企业想要挤进某个领域,收购似乎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所刊原创内容之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新战略机器人网无关。新战略机器人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zl机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属于新战略机器人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转载、散布、引用须注明原文来源。

分享到:

关闭对联广告
顶部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底部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扫描微博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